宁波集装箱爆炸后续,海事局、港口、船公司纷纷发出公告

8月9日下午,阳明海运“YM MOBILITY”轮在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三期2号泊位发生爆炸,根据相关部门初步判断燃爆物中包括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锂电池。该船建造于2011年,运力6589TEU,服务于阳明海运CGX航线,事发时从上海驶往到宁波,正在执行079W航次,计划后续停靠厦门、蛇口等地,涉及HMM、HAPAG-LLOYD、YANG MING、COSCO SHIPPING、OOCL、ONE多家船公司共舱

集运宁波发布《宁波港集装箱轮爆炸事故报告(一)》中显示,爆炸集装箱内装载的货物为5.2类危险品,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为UN 3103,品名为C型有机过氧化物、液体(此类货物遇到高温或明火时会迅速分解燃烧)。


对于化学品的分类,第5类危险品指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。其中,5.1类为氧化剂,系指处于高氧化态,具有强氧化性,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。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,其本身不一定可燃,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,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,对热、振动或摩擦较敏感。5.2类则为有机过氧化物,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,其本身易燃易爆,极易分解,对热、振动或摩擦极为敏感。


结合上述信息,可以大致推断事故发生原因:近期宁波地区高温,由于冷危箱采用船边直装的方式,通常放置在甲板的第一、二、三层,更易受到阳光暴晒,而冷箱较好的保温性使箱内温度不断上升,在没有插电的情况下,箱内温度上升到了60摄氏度以上,最终导致爆炸。


此次发生爆炸的箱子为韩国现代商船HMM的集装箱。8月9日晚间,HMM通知,即刻起中东线停接五类危险品。


根据新京报报道,涉事船工作人员周凯(化名)告诉记者,涉事集装箱内装有16吨过氧化物,属于5.2类危险品。另一名工作人员罗晨(化名)回忆,13时30分许,罗晨在甲板巡逻,走到船头处,距涉事集装箱约10米时,他闻到空气中有刺鼻的酸味。罗晨逐个检查附近的集装箱,发现一白色DG柜(dangerous cargo container,是专门用于装载危险品的集装箱)的箱门下缘有透明液体滴出,还冒着微量白烟。大约3分钟后,箱体发出金属摩擦的噪音,渗出液体量逐渐变大,烟越来越浓。罗晨立即向船上领导汇报上述情况,疏散了正在甲板卸货的港区工作人员和全体船员。13时46分许,燃爆发生。


燃爆对船上货物的冲击很大。周凯回忆,起火点附近有6个DG柜,可能均已受到燃爆的冲击。目前判断,损毁的集装箱达二十余个。为防止波及其余货物,消防人员在灭火时采取措施,将火势隔离。目前,船运公司正在统计受损情况,并联系涉事集装箱的货主。


至于此次事故将产生哪些影响,需要从船方与码头方的角度分别探讨。


对于船方而言,集装箱爆炸地点位于船头前部,没有靠近生活区、机舱、驾驶台等位置,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属于不幸中的万幸。不过船方仍需安排船舶进行维修和改造,这将直接导致船期延误,对于依赖该船舶进行货物运输的货主来说,将面临交货期延迟的风险。并且,由于该船无法短时间投入航线运营中,该航线后续的舱位将更加紧张。此次事件后,船公司或将在接载危险品方面的合规操作上更加严格,也会更加重视过境危险品的接载。


对于码头方而言,事故导致码头暂时关闭,不过目前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已于8月12日00:00恢复进提箱作业。事故后,或将引发全国码头对于此类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,相关部门和港口企业也将加强对码头的监管力度,推动码头提升危险品管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措施,以适应更严格的监管要求。

关注我们

编辑:AB模板网管理员

来源:本站

发布时间:2024-08-12 17:23:30

文章地址:http://saitong.cc/industry/78.html

联系我们
与我们取得联系
QQ客服
联系QQ客服
电话咨询
免费热线:0769-2882 1520